日本在找门缝?第一岛链重心北移,中日韩进入新战场!
今年的APEC峰会之后,整个东亚地缘政治,尤其是围绕第一岛链的博弈,已经不是“中国+日本韩国”;而是“谁能借势中国、谁在逆势挣扎”。
今年的APEC峰会之后,整个东亚地缘政治,尤其是围绕第一岛链的博弈,已经不是“中国+日本韩国”;而是“谁能借势中国、谁在逆势挣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国会首次表示,若台海发生武力冲突,可能构成日本国家存亡危机,日本或行使集体自卫权。直白说,就是日本会武力介入台海。在中方多次交涉下,高市早苗仍拒绝撤回言论。
翟翾(主持人):现在“福建舰”已经正式入列,也受到了很多关注。台湾相关部门就在所谓的年度防务报告里明确提到,“福建舰”将是台湾未来必须应对的重大海上威胁。事实上,也有不少军事专家在讲,“福建舰”的“母港”就应该设在正对台湾的方向。
美国坐上世界老大位置后,就特别爱盯着谁要追上来。过去两百年,它干掉的世界第二可不少,先说英国,二战打完,美国借着租借法案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成了全球老大,英国殖民地一个个散架,1956年苏伊士危机,美国直接打电话逼英国撤军,从此大英帝国就成历史了。
日本砸28亿美元建关岛布拉兹营,美国补80亿尾款,新营配备跑道、宿舍和训练场,原定2014年启动,却拖延12年。国会预算掣肘、冲绳知事阻挠、工程劳工短缺,一再推后。
去年十月,大陆的官方文件里头不再提“和平统一”这四个字了,改成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话一出来,岛内和外头的人都在看,国台办马上出来说明,和平统一还是首选,但也不说放弃武力,统一得两岸一块儿使劲,不能光靠大陆这边喊话,意思就是,责任不是
●拓展发展空间:统一后,台湾可以更深度地融入大陆庞大的市场。台湾企业能够借助大陆的资源、技术和广阔市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例如,台湾的电子科技、农业等产业可以与大陆相关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就
这句话出自10月27日那篇刊登在美国《国家安全杂志》上的文章。文章把目光放在三类陆基弹道武器上:带高超音速滑翔体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能达到数千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以及专门针对航母等海上大目标设计的中程弹道导弹。先把地理和战略环境说清楚:近几年中国在弹道导弹和反
桅杆像被刀削过,一体成型,顶部的“方块糖”——S波段相控阵——第一次睁眼,就把珠江口上空的民航机、海鸥、甚至一只断线风筝的航迹全扫进数据库。
台“国防院”近日举行“2025台北安全对话”,广邀国际专家学者聚焦“整合吓阻与韧性”议题,并商讨巩固“盟友”间的信任与协作。多名与会学者提出,台湾的安全无法单靠自身力量支撑,应思考如何与美、日、菲、澳等伙伴建立“互信韧性”,避免陷入“台湾怀疑美国是否会出手支持
2025年的加勒比海,中国海军舰旗飘扬已成为常态。三年前还被视为象征性展示的“太原”号穿越巴拿马运河,如今已成为中国海军常态化巡航的序曲。从2023年的试探性亮相,到2024年“和平方舟”号的人道主义演练,再到2025年北京直接摊牌——中国以150%的巡航频率
美方国防专家对中国隐形战略轰炸机轰-20的做出长篇分析,承认该机将成为中国战略空军跃升的关键节点,并直言如果北京真的做对了,这款轰炸机将改变中国空军格局。
戴旭(https://baike.baidu.com/item/戴旭/9055012)1964年出生,退役空军大校,曾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退役后,他选择自主择业,目前担任华信能源旗下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的战略分析师。以下从他的研究成果、观点发声、社会影响几
事件本身并未披露具体日期,但结合国际动态回溯,其背景指向明确。几乎在同一时段,日美澳三国启动代号“武士道卫士—25”的联合军演,以日本三泽基地为核心,集结24架F35A隐身战斗机。
基于这样的论调,近些年来,白宫决策者们都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因此美国总是不留余力的限制中国的发展。
日本土地小,周边全是海。它没啥矿产,吃的用的都得靠外面运进来。遇到地震、海啸、火山这些天灾,更是经常的事。好比2011年的福岛核电站的事,那种恐惧,现在想想都让人心里发紧。它想好好过日子,就得让海上的路一直通着。特别是那些重要的窄海峡,要是被堵了,日本就像人断
“第一岛链”是一个源自冷战时期的地缘战略概念,主要用于描述美国及其盟友在亚洲大陆东侧构筑的一道弧形岛屿防线。它的起始点通常被界定为:
中美之间的互动,最近被台湾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就在赖清德对大陆放话的不到24小时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北京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毫不含糊地指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国必须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慎重处理台湾事务。
赖清德妄称,“台湾身处印太第一岛链前线,直接面对威权威胁,面对不确定的时代,台湾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舵手及世界繁荣的推手,以积极策略和坚定信念,与世界携手共进。未来台湾更强韧、更安全,世界民主的防线就能更稳固。”
这些数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语法,彻底改写了过去那种被动承诺式的核政策,变成了一种主动塑造对手行为的强大逻辑。